山东省高标准推进潍坊水运智慧口岸建设
注重三个“坚持”,
形成智慧口岸建设合力坚持多跨协同,加强方案顶层设计。紧密围绕智慧口岸 “五化”业务建设目标和山东省智慧口岸建设总体部署,立足地方口岸实际,深化口岸跨部门协同,会同济南海关、山东港口等相关单位,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为数字底座,搭建潍坊水运智慧口岸建设基本功能框架,包括口岸智慧监管、港口智能化作业、口岸综合服务、口岸数字化管理4个一级功能模块,以及海关物流平台系统、锚地远距离监控系统、“渤海通”一站式服务平台等14个二级功能模块,明确各功能模块建设责任主体,形成“省口岸办主抓、潍坊市口岸办牵头抓、各相关方共建共享”的智慧口岸建设机制。
坚持数据共享,着力打破“数据壁垒”。创新船舶申报协同模式,打破外贸企业与口岸查验单位、港口经营服务单位间的信息壁垒,以信息化手段破解痛点堵点问题。通过数据交换打通口岸物流协同、船舶运输工具等信息系统,企业只需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一次性填报信息,即可将数据发送到海关、海事、边检、港务、港口等5家单位,实现单证电子化流转,船舶整体通关效率提升20%。创新建设“通关+物流”一体化联动的区域性口岸物流生态圈综合服务平台,面向进出口企业、货主提供换单、押箱、提箱等口岸物流业务“一站式”办理服务,实现海运进口集装箱整箱、拼箱货物提货环节单据电子化流转,累计注册企业用户超500家,备案车辆超8万辆。
坚持流程再造,全面促进贸易便利。规划打造海运物流协同平台,将港口货物堆存信息、集疏运作业计划及物流车队配备等信息数据融合到港口智能闸口、无人地磅、智能理货等系统,实现潍坊港口岸通关、物流、税费等全链条一体化联动。海关根据监管需求,完善港区电子地图,实现对船舶停靠和货物堆存位置及数量等的可视化智能监控,及时掌握“直装”“直提”货物集疏港情况和装卸作业进展,实现物流成本降低10-12元/吨,全年受惠货物超100万吨,为企业节省码头堆存、倒运等费用约1200万元。此外,海关将登临、检验检疫、查验、放行、卡口管理等作业嵌入港口作业流程,针对监管发现的异常情况实现自动报警,大幅提升监管效率,货物通关全程时长压缩30%以上。
聚焦“五化”目标,
夯实智慧口岸建设基础聚焦提档升级,推动口岸设施设备智能化。充分发挥新技术对口岸业务的赋能增效作用,借助远控融合技术、集装箱码头智能调度算法等先进技术升级潍坊港设施设备,打造智能化“双中心”(联合调度中心和远程操控中心)远程融合操控平台。基于智能调度算法,设计开发包含岸桥调度、堆场调度等功能模块的集装箱智能调度系统,优化调度策略,减少人工调度指挥。在实现干散货及集装箱调度本地远程操控的基础上,采用常态化超远程融合操控桥吊、自动化轨道吊技术,实现干散货与集装箱“双货种”、岸臂与堆场“双场景”、本地与超远距“双空间”、码头公司与集团化运营“双层级”的融合远程操控,口岸作业效率提升10%,人工成本降低20%。应用海关大型集装箱/车辆检查设备(H986)智能审图算法,建设完成本地商品参数库,通过开展专家培养和图像标注技术优化,持续推动算法优化。自应用智能审图以来,共完成智能审图2万多幅,有效识别率达98%以上,审图流程减少1/3,审图时间由平均10分钟缩减到4分钟以内,查验效率较传统人工方式提升90%以上。
聚焦“一张图”,
推动口岸数据信息集约化。依托全要素综合安防平台和地理信息系统,以视频大数据为基础,融合人工智能算法、数字孪生技术等,实现港区、堆场、船舶、车辆、货物、人员等口岸全要素可视化管理。堆场、泊位、主要装卸与堆存可在“一张图”上集中化、流程化、可视化呈现。港区监控摄像头针对目标物“看得见、能理解”,全面提升了口岸运行动态感知、风险预警、应急处置等能力。海关物流平台通过与港口全要素综合安防平台共享危化品拦截信息,实现包括卡口智能预警、港口核实、海关抽查确认及处置等在内的口岸危化品全链式监管流程。
聚焦科技赋能,
推动口岸运行管理数字化。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整合口岸业务资源,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搭建口岸运行监测系统和口岸业务全景感知系统。从总体贸易情况、口岸运行情况、口岸产业情况等多维度收集挖掘数据,多算法加工提炼,实现潍坊外贸发展状况全方位、多角度分析呈现。通过叠加应用全市及各区县进出口总额比对分析、跨境电商业务分析、各贸易方式占比分析、重点产业趋势分析等,科学预测重点企业和产业外贸运行趋势,为口岸政策颁布、招商引资等提供数据支撑,实现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和产业联动发展的有机统筹。
突出三个“优势”,
打造智慧口岸潍坊品牌突出“港地”协同优势,夯实智慧口岸建设基础。发挥山东港口渤海湾港总部落户潍坊的优势,强化“港地”双重支持,为潍坊港发展赋能增效。积极争取山东港集团投资项目资金用于智慧绿色港口建设,推动传统码头迭代升级。自主研发智慧航道可视化管控平台、“双中心”远程融合操控平台等智能平台,实现港口作业智能远程调度和操控。发挥地方政府组织协调优势,促成海关、海事、边检等口岸查验单位将相关查验业务和数据与港口作业系统融合共享。
突出“单一窗口”优势,拓展智慧口岸应用场景。潍坊港落地实施海关查验通知信息推送功能,在山东省率先实现海关、码头、“单一窗口”平台三方数据互通。在山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门户网站开设“潍坊专区”,支持潍坊港口岸外贸散杂货、集装箱、进出港船舶数量,报关报检、跨境电商业务量以及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注册企业数等口岸业务数据信息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即时统计、自动报送,为口岸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突出农村产业优势,提升智慧口岸平台能级。在现有智慧口岸建设框架基础上,利用潍坊农业区位优势,结合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国家农业服务贸易数据中心等资源条件,围绕农产品贸易、农业技术贸易和农业服务贸易三个重点领域,着力打造“线上+线下”资源聚合与交易服务平台。同时,基于“单一窗口”的国际贸易服务功能,实现农产品跨境支付、仓储物流、报关清关、外汇结算等全流程线上办理,助力本地农产品高效出海,进一步提升智慧口岸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