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条码应用落地福州关区
为促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业务健康发展,推动企业合规申报,在海关总署统一部署下,2月10日福州海关“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条码应用”正式上线运行,这是海关深化通关改革的一项新举措。
商品条码又称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是按照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I)标准由8、12、13、14位数字组成的编码标示,具有唯一性、稳定性和统一性,通常印刷在零售商品的外包装上,关联企业信息、商品基础信息、包装度量信息、扩展信息,是商品在生产、销售、运输、仓储、结算等流通过程中唯一的身份标识,相当于商品的“身份证”和“通行证”。

平潭海关关员指导企业合规申报跨境电商进口商品条码。
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业务中推广应用商品条码,能有效降低企业在货物仓储管理过程中的库存成本,提高盘点速度和质量。同时,运用进境报关环节“单一窗口”商品条码辅助功能反填商品申报要素信息,更能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
“我们公司为菜鸟、拼多多等多家电商平台提供仓储、报关等服务,商品涉及洗护用品、美妆、保健品等,品类多且杂。以前办理商品申报需要人工逐项录入商品信息,工作量大且易出错,现在通过输入GTIN码即可实现系统智能辅助填写,既高效又精准。同时有效降低企业在货物仓储管理过程中的库存成本。”福建有好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在降低企业合规管理成本,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帮助商家“省心卖”的同时,商品条码还能提高跨境商品透明度,来自全球各地的跨境商品都能有据可查、有源可循,有助于打消消费者的购物疑虑,从而真正实现跨境商品“放心买”。
为推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条码应用工作,福州海关综合运用政策宣讲会、关企联系群、电话回访等方式,“点对点”指导企业落实商品条码申报系统对接,动态掌握企业申报态势,引导企业合规申报。同时,强化对未申报企业引导帮扶力度,对口岸申报商品条码情况实行“实时监控”,收集并解决企业申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为企业疏通商品条码申报过程中的堵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