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进口医疗器械联网核查优化升级,612/629正如何申报看这里!
近日,1.4万吨保税铁矿在大连海关所属北良港海关监管后快速通关,并于当天通过火车分批运往吉林钢厂。该批铁矿从申报到通关放行仅用1小时,标志着海关总署推出的优化营商环境16条措施在大连海关顺利落地。
“支持扩大矿产品等重要生产原材料进口”是海关总署推出的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之一。为确保该措施顺利落地,北良港海关第一时间向相关企业宣传政策,提供通关、监管、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实行“7×24小时”全天候通关运营,有效保障钢厂原料快速通关。
大连港散货物流中心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开展进口铁矿保税混矿业务的企业,每年有近500万吨保税铁矿从大连保税仓库发运至国内各大钢厂。该公司总经理朴官珠说:“以前,我们公司申报进口保税铁矿,每一票都需要进行现场查验,占用较多的通关时间和物流成本。现在,海关对出保税仓库铁矿不再重复实施查验,完成报关手续后货物可直接放行,压缩通关时间90%以上,仅此一项每年将为企业节省物流及资金占用成本350万元以上。”

大连海关关员快速放行出保税仓库的铁矿。闫善友/摄
海关总署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6条措施以来,大连海关根据统一部署,细化工作措施,围绕缩短大宗资源类进口商品检验监管周期、支持能源资源商品通关便利等方面精准发力,推进实行“互联网+水尺计重”新模式,对进口铁矿、原油等资源性产品实施“先放后检”模式,对进口铁矿实施“依企业申请”品质检验,持续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
大连海关口岸监管处处长张军说:“下一步,我们将在采取优化检验模式、调整检验要求、实施检验结果采信等有力措施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船边直提’‘抵港直装’‘联动接卸’和出口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运’等便利措施试点范围,推进收发货人‘免陪同查验’模式,简化企业通关手续,优化监管流程,不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为外贸企业纾困解难,让海关总署优化营商环境16条措施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