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利好政策+新零售”推动跨境电商发展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中国对外贸易面临严峻挑战,但跨境电商市场却逆势而上,在新零售模式的带动下,成为市场关注热点。

商务部、海关总署、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总额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其中,2019年全国新增跨境电商企业超6000家,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总额达1862.1亿元,同比增长38.2%。
在良好的发展态势之下,行云集团一季度业绩亮眼,2020年Q1总GMV达26.7亿元,同比增长65%,毛利同比增长173%。其中,母婴用品上升的幅度大概有150%-160%,保健品上升到400%到500%。
疫情之下,为什么跨境电商如此热门?这其中离不开政策利好和新零售的推动。
政策利好
今年1月,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扩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的通知》,新增50个跨境进口试点城市,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范围从37个城市扩大至海南全岛和其他86个城市(地区)。
5月,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在雄安新区等46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同意在雄安新区等46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这些利好政策,进一步解决跨境电商“通关难、退税难”的痛点,使跨境电商企业贸易成本大幅下降,贸易便利化程度显著提升,加速跨境电商行业高质量、规范化发展。
新零售助推
新零售的发展也为跨境电商打通了“任督二脉”。“新零售”概念始于2016年,于2017年开始起步并实现快速增长。据相关报道,2017-2019年中国新零售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15%,预计2022年新零售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8万亿元。
疫情下新零售产业岗位需求量的逆势上涨,也反映出新零售产业的可观前景。2020年一季度,全行业总体招聘职位数同比下降23.74%时,新零售产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速高达17.85%。
跨境电商的未来是新零售。跨境电商借助新零售系统对接物流与海关,可以加快三单对碰的通关速度,提高经营效率。同时,还可以通过多元零售场景与分销渠道,销售全球商品。
疫情催生机遇
疫情催生跨境电商机遇,主要体现在冲击海外产能与驱动全球大量消费转线上两个维度。
数据显示,由于今年一季度新冠疫情爆发,美国线上消费占比从2019年的低于15%迅速攀升至25%。传统线下渠道受阻,线上采购需求却不断增长,跨境电商优势得以发挥。
当前,传统外贸受到疫情严重的冲击,跨境电商因其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减少中间环节、解决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疫情期间,助力外贸攻坚克难,在保订单、保市场、保份额上发挥了极大优势。同时,这样一种新业态,也为更多国家、更多企业、更多群体提供新的发展机遇,这也体现了贸易的包容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