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第7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提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更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加强对中小外贸企业信贷支持,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优化承保和理赔条件,深化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稳定加工贸易,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这是《政府工作报告》连续第7年提出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

李克强还指出,“创新发展服务贸易。优化调整进口税收政策,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进口。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等重大展会。推动国际物流畅通,清理规范口岸收费,不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积极有效利用外资。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服务业有序开放,增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制定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强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创新,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自贸试验区融合发展,发挥好各类开发区开放平台作用。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欢迎外商扩大在华投资,分享中国开放的大市场和发展机遇。”政府工作汇报极简版:
2020年工作回顾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3%;
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2.6万亿元,其中减免社保费1.7万亿元;
年初剩余的55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新冠肺炎患者治疗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
“十三五”时期主要成就
国内生产总值从不到70万亿元增加到超过100万亿元;
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级计算、量子信息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消除绝对贫困;1亿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
森林覆盖率达到24.1%;
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和城市黑臭水体;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
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
2021年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
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严防出现聚集性疫情和散发病例传播扩散,有序推进疫苗研制和免费接种;
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
今年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
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
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
引导银行扩大信用贷款、持续增加首贷户,推广随借随还贷款;
降低或取消部分准入类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年限要求;
推动放开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
将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清单管理;
企业和群众经常办理的事项,今年要基本实现“跨省通办”;
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
取消港口建设费,将民航发展基金航空公司征收标准降低20%;
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
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
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取消对二手车交易不合理限制;
增加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
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增加30元和5元;
把更多慢性病、常见病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中带量采购;
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