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检疫】一文了解国境口岸食品安全抽检
国境口岸食品安全抽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一直以来,海关以落实“四个最严”为根本遵循,科学开展国境口岸食品安全抽检,保障口岸进出境人员“舌尖上的安全”,筑牢“食安国门”。
想知道我们是怎么做的吗?快来了解一下吧!
通过对口岸食品进行抽样,检测金葡菌、沙门氏菌、肠杆菌科等微生物指标,以及三聚氰胺、黄曲霉毒素、胭脂红等理化指标,及时发现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食品抽样突出重点口岸、重点企业、重点食品、重点时段等“四个重点”。
检测包括实验室检测和现场快速检测。
重点口岸
重点关注食品单位数量多、旅客人流量大、长期关停新近复开、硬件设施老旧以及餐饮企业集中口岸。

重点企业
重点关注就餐人数较多的食品单位、经营凉菜等高风险食物的餐饮单位、卫生状况差的小型餐饮、长期停业新近恢复经营的单位等。
如:航空配餐单位、大型食堂等。

重点食品

重点关注易腐败变质、消费量大、流通范围广、既往抽检合格率较低等高风险食品品种。
航空配餐
冷食、热食、自制糕点、饮料等。
船供食品
邮客轮食品、航线较长的国际航行船舶食品。
餐饮食品
米面制品、熟肉制品、水发产品、海鲜、食用油脂、蔬菜水果等。
节令食品
月饼、粽子、腊味等。
其他食品
消费者举报投诉多、既往抽检不合格、社会舆论关注多、其他部门通报不合格的食品。

重点时段

结合日常卫生监督、专项整治等执法工作开展,原则上按月实施。
对食物中毒易发高发的夏秋季,以及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假日的重点时段加强抽检。

样品检测

分为现场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测两类。
现场快速检测
在日常监督检查作业现场实施食品快速检测。
覆盖12个检测项目,辅助现场卫生监督执法。
如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测定;水发产品,海鲜的甲醛检测;熟食制品的亚硝酸盐检测;食品中心温度检测等。
实验室检测
在日常监督检查作业现场实施食品抽样,送到有资质的实验室开展检测。
覆盖2个食品大类,14个食品细类,检测项目涵盖理化指标 18个、微生物指标8个。
如熟肉制品中的苯甲酸及其钠盐检测、油炸面饼中铝的残留量检测、坚果制品的黄曲霉毒素检测等。

不合格处置
对于检测不合格食品开展处置。

核查处置
将检测结果通报食品单位,督促其及时采取停用、停售等措施,同步查找不合格原因,落实整改。
食品溯源
开展溯源调查,查明食品来源和流向,涉及地方流通流域的,通报相关部门开展协查处置。
依法处置
对于存在违法情节的,依法对相关单位实施行政处罚,涉嫌犯罪或涉及其他部门职责的,及时移交移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