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蜂进口跨境电商系统是一套完整的合法合规的进口跨境电商解决方案,海关备案、海关对接、保税仓对接、物流对接、电商平台、四单对碰、三单对碰等全部满足最新的电商法和跨境文件要求。一站式进口跨境电商解决方案。

加工贸易改革措施落地 为企业减负增效

2023年12月3日

11月28日,冠捷科技(青岛)有限公司陆续将本月进口的不良品保税料件内销。与以往不同,公司并未着急盘点库存以向海关报备《集中办理内销纳税手续发货记录单》。冠捷科技(青岛)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生产加工彩色液晶电视,产品销往巴西、波兰等多个国家,2022年该公司进出口总值中加工贸易约占90%。
“我们进口的部分保税料件会在国内销售。”公司关务负责人祝新宁说,按照原有规定,对于已办理集中内销备案的企业,内销加工贸易料件后,企业还须向海关提交《集中办理内销纳税手续发货记录单》。由于公司内销频次较高,最多时每年需要内销7—8次,通常需要往返海关三四个来回办理相关手续,而且每次报备前业务人员都要加班完成盘点库存、核实内销料件对应加工贸易手册情况以及统计内销数据、金额等大量工作。
根据最新的《海关总署推动加工贸易持续高质量发展改革实施方案》,海关取消了加工贸易集中内销备案手续,现在可以直接享受按季度集中内销纳税的便利,不需要再事先向海关办理集中内销备案。青岛海关所属青岛大港海关有针对性向关区企业开展政策宣讲,对优化集中内销、规范优化保税核查作业等利好政策进行详细解读,面对面解答企业咨询问题,确保改革措施第一时间落地见效。
“改革措施不仅简化了办理内销业务的环节,估算每年还将为企业节省各类成本近2万元。”祝新宁说。

青岛大港海关关员在加工贸易企业调研手册使用情况。高瑞刚/摄加工贸易在促进对外开放、推动产业升级、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海关总署推动加工贸易持续高质量发展16条改革措施实施,加工贸易企业集中内销变得更加便利。截至目前,青岛大港海关关区共有加工贸易企业400余家,2023年以来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359亿元。
此次改革措施,也对加大中小加工贸易企业的信用培育力度作出进一步优化。青岛大港海关不断加大对中小加工贸易企业信用培育力度,将8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单项冠军企业纳入“重点培育企业库”,并开设“加工贸易企业培优班”,开展“中小加工贸易企业AEO信用宣讲”专场活动,参与企业达100余家。
青岛嘉年好水产有限公司是众多受益企业之一,这是一家以水产品加工为主的专精特新小微企业,目前,青岛大港海关正在AEO孵化基地为其提供海关AEO培育服务。“我们的客户主要在巴西,是与我国AEO互认的国家,有机会加入‘AEO朋友圈’,将为我们开拓巴西市场创造更广阔的空间。”青岛嘉年好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键说。
在为企业简化手续、节约成本的同时,海关也在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规范优化保税核查作业就是这次的改革措施之一。青岛大港海关核查科科长刘伟表示,青岛大港海关将原有的26项保税核查事项压缩至20项,推进联合监管,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最大程度实现对守法经营者“无事不扰”。
“加工贸易改革方案实施后,我们多渠道开展政策宣讲活动,积极为企纾困。”青岛大港海关保税监管科科长阎帅说,青岛大港海关聚焦关区加工贸易企业堵点、难点、痛点问题,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收集企业问题,倾听企业诉求,已研究解决保税方面问题8个,建立保税方面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行动细化措施13项,不断提振加工贸易企业的内生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