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关报关方法流程介绍
清关到底是什么?
清关就是结关,是指进出口或转运货物出入一国关境时,依照各项法律法规和规定应当履行的手续。
国家规定所有出口货物都需要报关的,走国际快递类的服务不超过一定的申报价值500美金或重量100KG是不需要单独报关的,报关是由DHL UPS、TNT、FEDEX国际快递直接集体报关通关的,如果要求退税核销那就可以要求单独报关不过是有附加费用的,经香港中转出口的货物就不需要单独报关了,出货的重量和申报价值也没有要求。
查询了一下国家国际规定如下:
我国海关规定报关时应交纳的单据、证件。有:进出口货物报关单、进出口货物许可证、商品检验证书、动植物检疫证书、食品卫生检验证书以及提货单、装货单、运单、发票、装箱单等。(简易报关所需资料:代理报关委托书,报关单,发票,箱单申报要素)清关即结关,习惯上又称通关。通关是指进口货物、只有在履行各项义务,办理海关申报、查验、征税、放行等手续后,货物才能放行,货主或申报人才能提货。
只要存在跨境商品流通,就涉及清关,海淘也不例外。清关主要分为两种模式:贸易清关和物品清关。贸易清关主要适用于一般贸易,而个人邮递物品则采用物品清关的模式。
物品清关相对于贸易清关存在许多优势,物品清关的手续更加简单,大幅简化了贸易清关繁琐的商检和报关流程。在商品征税方面,物品清关采取三税(关税、增值税、消费税)合一的征收方式,税率也更加优惠。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物品完税价格表》确定了常见入境物品的完税价格,免除了商品核价的过程。
结合人“趋利避害”的本能,我们可以提炼出海淘清关的基本原则:能免税的尽量免税,不能免税的尽量少税,能够物品清关的一定不要贸易清关。落实到具体操作,无外乎两种手段:一是降低被抽查的概率,二是谎报物品、虚报价格。
目前只有一个渠道能够降低被抽查的概率,那就是邮政清关。为了促进和改善国际邮政业务,海关为邮政联盟旗下的邮政系统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邮关是一套独立于海关的系统,通过邮关清关的物品直接发往当地邮局,由邮政自行清关,海关在此过程中仅行使监督职能。
让邮政清之所以变得有吸引力的地方在于邮关采用“批量报关+X 光机检验+ 随机抽查”的方式清关。只有被X 光机鉴定为明显不实和被抽查到的包裹才会被逐单清关。其他包裹即使是消费者虚报、谎报物品,也能侥幸蒙混过关。
所以,当海淘用户通过国际快递购物时,快递公司往往要求消费者上传身份证等信息,因为普通快递公司在入境时需要逐单清关。而邮政包裹只有在用户被抽查到时才需要相关信息。因此,虽然从价格和服务来看,邮政小包并无太大优势,但得益于在清关环节上独一无二的便利,邮政小包仍然是许多海淘族首选的物流模式。
当然,这并不是说只有被抽查到的包裹才需要交税,而没被抽查到的包裹就可以免税。入境物品行邮税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清关检查的目的只是在于核实商品的质量、数量、价格等信息,排除虚报、谎报的情况。
但只要海关不能做到所有包裹都开箱检验,虚报、谎报的情况就不可能根除。这也即我们所称“灰色”清关的意义所指。随着海淘市场的引爆,每年上亿的包裹涌进来,在传统的清关业务逻辑下,几乎不可能实现完全的阳光化。不过,目前国家正在积极试点的一种模式为入境包裹批量化阳光清关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那就是保税区模式。
保税区可以简单理解为中国本土市场的一块“自由港”,国际商品可自由进出该地区(不算入境),但该地区的商品流通需在海关的全程监管下。保税区海淘的核心逻辑在于将监管重心从包裹零散入境阶段前移到商品批量入区(保税区)阶段。当海淘商品进入保税区以后,海关就完成了商检、备案等流程,并持续跟踪之后的流向。所以当商品分拣、打包完成后,海关无需再去核实商品。
更进一步,通过与海淘电商平台打通底层数据,海关能确切地知道商品的交易价格。行邮税因此得以从实征收,不用再笼统地参照完税价格表。通过技术手段和全社会的资源协同,海关第一次可以确切地知道通过保税区入境的每一个包裹中的商品和价格,从而实现入境物品清关的阳光化。
另外,“人肉带货”是一种集物流和清关于一体的海淘模式,它常见于出境旅游和香港代购。在满足自用和数量合理的前提下,海关为境内居民提供5000元随身行李的免税额度。而带多了就有可能被海关没收哟!所以人肉带货也有一定的限度。
至于转运、集货等物流方式,其清关方式也落在贸易清关和物品清关的大框架下。入境商品清关的基本原则是对个人物品免征、少征,对贸易物品在符合国际贸易规则的前提下合理征收。但由于技术上操作困难,以及存在监管套利,消费者一直在与监管方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保税区模式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阳光清关方案,但该模式的应用场景存在较大限制,全面推广后又与一般贸易存在一定冲突,目前仍在摸索阶段。